• <xmp id="ii4oc"><menu id="ii4oc"></menu>
    <nav id="ii4oc"><strong id="ii4oc"></strong></nav><nav id="ii4oc"></nav>
  • <xmp id="ii4oc"><tt id="ii4oc"></tt>
    <xmp id="ii4oc">
    <menu id="ii4oc"></menu>

    一顆珍珠的輪回——京潤珍珠

        在中國,關于珍珠的傳奇大概是世界上最豐富、最曲折、最富于想象力的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算“明珠射體孕西施”的傳說了。

        這個傳說最初流行于素有珍珠之鄉美稱的浙江諸暨,故事要從遙遠的月亮說起。月亮上的神仙嫦娥擁有一顆巨大的珍珠,她十分珍愛它,時常帶在身邊,只在外出時讓五彩金雞守護。一天,嫦娥不耐寂寞,偷偷溜到桂花樹下和吳剛私會,將珍珠留給五彩金雞守護。嫦娥離開后,金雞便像平日一樣,將珍珠拋來拋去,偷偷玩起來。也該這天有事,金雞玩得興起,結果用力過猛,珍珠一下子彈出月宮,直落下九霄,掉進浙江諸暨的浣紗溪里。金雞大驚失色,振翅飛出月宮,緊追出來。沒有想到的是,這珍珠原來也是有靈性的??吹酱说仫L景迷人,遠勝寒冷的月宮,她死也不肯回去。眼見金雞追來,珍珠無處可逃,忽見溪邊有一婦人浣紗,它情急生智,一下子跳出水面,徑直飛入婦人的口里。金雞飛來,站在苧蘿山頭,怎么也找不到珍珠,只好長叫數聲,回月宮受罰。

        婦人回到家中,珍珠便在腹中成孕,16個月后生下一女,就是歷史上的西施。月宮嫦娥的珍珠,變身為美女西施。這就是“明珠射體孕西施”的傳說。西施后來的故事,則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。

        西施后來的生活也是與珍珠分不開的。據說西施決定為國獻身,被送到吳國之后,吳王給了她很多珍珠首飾,甚至連她住所的簾幌都是珍珠串制的。

        唐以前,十六國時前秦人王嘉的《拾遺記》卷三有記載,說西施被送到吳國,“吳處于椒華之房,貫細珠為簾幌,朝下以蔽景,夕卷以待月”。西施當軒而坐,臨鏡梳妝于珠幌內,偷窺者莫不“動心驚魄”,吳王也因此受妖惑而忘政。

        民間流傳姑蘇城破,吳國滅亡之時,西施的初戀情人范蠡匆匆來到吳宮深處,將西施救出,隱居他鄉。范蠡化名陶朱公,以其雄才大略,經商致富。經營珍珠曾為陶朱公帶來巨大的財富。西施與陶朱公福壽雙全而終。

        還有一種說法,吳國滅亡之時,西施沉水而死,重又歸于珍珠。

        從水中到月宮,從仙境到人間,從珍珠到美女,從美女重又回歸珍珠。一顆珍珠的輪回,包含了從人間到仙境,從靈物到人,從純潔的珍珠、純潔的少女之情到波詭云譎的宮闈政治,而美好的女人最后終要回歸到美好的靈物。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的珍珠傳說這樣復雜而又神奇。這顆輪回的珍珠,大概是珍珠史上承載文化內涵最多的一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