珠寶銷售方面成功的人士很多。這里就為大家詳細講述一下黃惠瓊的事跡吧!忠孝東路太平洋Sogo百貨二樓,有家占地不到兩坪的飾品攤位Elisa,這個小攤夾在其它飾品專柜中,一點都不起眼,但它卻從2003年起,連續三年奪得Sogo飾品銷售第一名;每個月平均坪效六十萬元,比同業高出三成。目前Elisa在北臺灣擁有十七個百貨專柜,去年營業額一億二千萬元。三年前甚至買下北投天月的溫泉住宅,專門供員工泡湯紓壓。小小的飾品,營業額能做到上億,背后,卻是一對夫妻從夜市路邊攤,一路敲進百貨公司大門的曲折歷程。
Elisa的創辦人,是黃惠瓊和她的先生陳昱成。十二年前,他們一畢業就結婚生子,揣著懷里僅剩的五萬元,在臺北找工作。原本夫妻倆打算應征一般工作,但算來算去,做生意發財的機會還是比坐辦公桌大,最后決定闖一闖。黃惠瓊的第一次,是擠在肉羹面及賣衣服的攤子中間賣飾品。黃惠瓊口才并不流利,怯生生的她甚至不知如何介紹商品,但當時夜市的飾品普遍較老氣、一顆又大又亮的紅寶石或藍寶石就做成胸針,缺乏設計感,黃惠瓊賣的則是主石搭配小鉆的胸針,商品明顯較有流線感,先天就占了優勢,一個進價三十元至五十元的飾品,在夜市售價二百五十元至五、六百元不等,第一天竟然進帳三千元。創業初期手頭依然拮據,她常常連一條十二元的巧克力都舍不得買。眼看路邊攤生意畢竟不是一輩子的志業,而明曜百貨的特賣活動,成了黃惠瓊努力踏入百貨業的敲門磚。黃惠瓊每隔半個月就撥電話求見Sogo樓管。第三次拜訪,終于獲得Sogo百貨十樓特賣會的臨時柜,這一次,半個月檔期做出四十五萬元的業績,在人潮隨樓層遞減的百貨業,這樣的成績格外引人注目?!‘斊渌鼜S商都還在臺北車站后站批貨到百貨公司賣時,黃惠瓊就到國外找貨。日本、泰國、香港的珠寶展都去參觀,一年看展五、六趟,同時,她還一年花兩千萬元預算,找國外設計師開發新品。目前Elisa商品有60%來自國際珠寶展、40%自行設計?!囊粭l十二元巧克力舍不得買,到如今一出手就是千萬元的溫泉住宅,黃惠瓊靠著路邊攤的柔軟身段,獲得今日的成績。但百貨公司的成功只是起步,如何避免路邊攤仿冒及大陸貨傾銷,又能維持貨品新意,將是Elisa持續要面對的挑戰。